close

我為什麼想要比較、為什麼這麼在意表現呢?

最近為了自己跟同學們在SSR學習道途的差異而感到沮喪,以為是臣服不夠、控制太多。貓的回應,提醒我再去多想想比較之於我、表現之於我到底是甚麼。因為比較引起的情緒,我也覺得很好奇,於是,我請M陪我聊聊,跟著我去看比較的深層意義是甚麼。對我來說,比較本身其實沒甚麼好或不好,比較,或者是看到自己跟他人的差異,是人與人相處必然有的過程啊,透過經驗交換,我看到彼此的生命經驗裡的珍貴與獨特,但也讓我看到共鳴的難得與開心,現在的我,也慢慢學習到珍惜自己擁有的,並欣賞他人的特點,所以,我想比較應該不是造成我有情緒的真正來源。

再往下挖,我發現我其實在意的是,為什麼有些同學得到老師比較多的回應,而我沒有。所以,我以為是我的學習出了問題,所以我很努力地去找"問題"出在哪哩,是不是我哪裡錯了要導正,然後希望透過問問題引起老師的回應(也暗示老師,我很認真喔XDDD)。M問我,這是我跟媽媽關係裡的經驗嗎? 突然,我恍然大悟: 原來,這是我理解愛的方式啊! 我從小在家裡經驗到的,是愛等於給予回應,不管回應的內容是甚麼。而不愛的表達方式是冷戰,所以,激烈的吵架雖然會讓我手足無措、讓我擔心害怕,但是一語不發或是冷淡以對,才是真正讓我恐懼、讓我失去安全感的。例如,當我媽為了確定我沒有再為了舅舅的事情生氣時,她用的方式是,打電話請我幫她上網找資料,因為她知道,就算沒有很溫暖地說好,只要我答應,我就是還是關心或在乎這個關係。

看到了這個模式,讓我更清楚了我跟愛的關係。所以,每當我家阿橘喵喵叫著,我都會盡量回應牠,即使只是聲音的安撫也好。所以,當媽媽臭著臉跟我抱怨爸爸的不是,說著爸爸為什麼要口氣這麼差,我知道媽媽在跟我講的其實是愛,媽媽希望爸爸愛她,並且用她期待的方式表現。

另外,也是因為原生家庭裡的經驗,我一直有著我一定要做到甚麼的假設,我才值得被愛。於是,我一方面希望我可以因為我是我,我就能好好地被愛,一方面我卻又不相信,這就足以成為我被愛的理由,所以每當開始覺得有不安全感的時候,我會讓自己想辦法去做些甚麼或表現些甚麼,好把愛爭取回來。於是,我一方面期待完全無條件、完全包容地被愛,但一方面又拿著放大鏡去檢視,外界是否真的可以只因為我是我而愛我,因為我不相信,愛可以完全無條件。

這樣整理下來,我想,我在意的是,貓是不是愛我吧XDDDD,而且是用我可以理解的方式愛我。而更進一步說,我的在意,其實更反映了我對我自己的不滿或不安,於是我需要確認外界對我的反應或評價。與其說我在意表現,我更需要知道我的表現對他人意義為何,而那是我接收愛的方式。

希望,有一天我可以清楚自己的各個眉角、心裡曲折,珍惜著自己每個時刻的不容易,完完全全接納自己的每一分每一吋,明白我的獨特性就跟其他人一樣寶貴。這就是我的療癒與愛,也是我希望可以提供的療癒與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